股票配资首选平台

股票配资炒股交流 民国怎么庆元旦?军阀喜欢仪式感,解放区有人情味_活动_太阳历_民间

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4-28 20:58    点击次数:144

股票配资炒股交流 民国怎么庆元旦?军阀喜欢仪式感,解放区有人情味_活动_太阳历_民间

自从“太阳历”成为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历法后股票配资炒股交流,每年的1月1日便成为全世界的“阳历”新年。中国真正把1月1日称作元旦还是在民国时期。

那时新政权与旧社会思想观念冲击较大,虽然民国政府想把元旦当春节,可民间并不买账,但这并不影响人们举行新年的庆贺活动。

民国时期元旦到底是如何度过的呢,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
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阳历元旦,是孙中山亲自宣布的

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传统意义上的新年。西方把圣诞节当新年;中国把农历春节当新年;古代日本和中国一样过农历春节,明治维新后把元旦当作了新年的开始。1912年1月1日,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。

新国家诞生必须要有仪式感

,出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决定“与国际接轨彰显共和理念,彻底与旧社会决裂”,当日通电全国:

展开剩余85%

改用阳历,以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。

为照顾民间习俗,1月13日又颁布阴阳合历。

由于准备时间不足,直到1月15日,民国政府下辖各省才开始“补过新年”。

有意思的是,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设在南京,辖区以南方为主;而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却还在以清朝“宣统”纪年,北方的元旦仍然沿用农历正月初一,即1912年2月17日。

这一年,南北两地在两个不同的时间先后过了两个元旦。

民国初期,政府庆“元旦”,百姓过“春节”

民国初期,1月1日在民间一直都被称为“洋新年”,而农历大年初一才是真正的“元旦”。直到1914年,北洋政府下令把农历大年初一改叫“春节”,“洋新年”才成了现如今的“元旦”。

名称的改变没有被民间所接受,普通老百姓骨子里还是认为元旦是“洋节”。

对政府举行的新年元旦庆典更多是抱有旁观、看热闹的心理。反倒是商界、学界及社会团体反应较为积极,元旦期间会举行一些慈善、展览、游乐、演艺等活动。

袁世凯当政时,一直做着皇帝的美梦。因此他处处都在效仿古代君王礼仪,把一个普通的元旦庆典,办得像个皇帝的祭天大典。

1930年,在民国政府的推动下,元旦终于放假了

元旦对于民国来说不单单是新年节日,更是建国纪念日。为此1930年7月10日,民国政府出台了

《革命纪念日简明表》,将1月1日元旦正式定为民国国庆节。并详细制订了国庆、元旦双节庆祝纲要。

1、休假一天

2、全国一律悬彩旗、挂灯笼,所谓张灯结彩

3、全国党、政、军、警,各机关团队包括学校,都要举行庆祝活动

4、各地党部还要召开庆祝大会

有些地方为推广“阳历元旦”,竟想出了“黄金周”一样的休假方式:

从12月31日—1月4日,共休假5天。1月5日上班后,一直到农历春节前都不在休息。

抗战时期,元旦被赋予新的意义

经过20多年的宣传,民间参与元旦庆祝活动的热情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。

国民政府因势利导,借着组织、举办元旦庆祝活动的时机,动员群众支持抗战。

并通过演出、宣讲等方式鼓舞国民、提振士气。

南京失守后,国民政府迁入陪都重庆。

每年元旦遥拜“南京中山陵”成为必做的祭奠活动。

参加者更要着正装,文官穿中山装或蓝袍马褂,武官要戎装出席。另外国庆阅兵、授勋仪式等活动也常常在这天举行。

解放区庆元旦,演出、会餐一个不少,人情味儿十足

民国时期,陕甘宁解放区每逢元旦都会放假三天。各机关、学校和社会团体还会排练节目举行文艺汇演慰问红军。

有的边区政府还会发放节日会餐补助费,干部一般只发1元,伤病员会多一些通常在10元左右。

1946年1月1日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元旦。解放区的庆祝活动可谓是空前的盛大。延安城到处锣鼓喧天、鞭炮齐鸣。延安大学、延安贸易公司、银行、小学等多家单位联合筹备了一场大型文艺汇演,

具有当地特色的花鼓表演和插秧歌成为最受欢迎的保留节目。

河北宣化等新解放城区的机关学校还排演了多场歌剧,

庆祝抗战胜利同时还着重宣传了“反内战”。

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个元旦,有人欢喜有人愁

1949年元旦,蒋介石是在如坐针毡的焦虑中度过的。

当天他发表了《新年文告》意图求和,但毛伟人洞察秋毫一眼就识破了蒋的诡计,发表了《评战犯求和》一文,用“农夫与蛇”的故事狠狠地打了回去。

十个月后新中国成立了!股票配资炒股交流

发布于:天津市

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配资专业股票配资网站-股票配资首选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